Home | Sitemap | Login

   

Peatland News

Title: 石渠百万公顷高寒湿地群亟须加力保护
Date: 19-Jul-2016
Category: Global
Source/Author: www.greentimes.com
Description:  川西北有一处鲜为人知的高原秘境,它幅员的40%属于青藏高原高寒湿地,它维系着长江、黄河源头的生态平衡;然而,水土流失、草原沙化、湿地退化正吞噬着这片“中华水塔”的健康——

更新时间: 2016-07-19 09:26:38     来源: 中国绿色时报(2016-07-19)
 
【字号        【我要打印   【我要评论   【关闭本页 推荐好友
 

        7月2日,四川省石渠县长沙贡玛乡扎加坝湿地,一头牦牛正用蹄子刨开草皮,奋力地往下刨着土。国际湿地专家、全球环境中心(GEC)主任法伊扎尔·帕尔什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一幕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牦牛是在寻找水源。如果这片湿地没有退化,它很容易就能喝到水。再不保护,这片湿地不仅会退化,还会沙化,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将是严重威胁。”法伊扎尔·帕尔什说。

        从6月29日开始,《中国绿色时报》记者跟随由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组织的中外湿地专家科考队,来到平均海拔4526米的石渠,进行为期一周的湿地科学考察,发现这片中国稀有的高寒湿地群,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。

        草场沙化 湿地退化

       川西高原之美能否留得住

        石渠县地处雅砻江、金沙江、黄河(查曲支流)的三江河源头,位于川、青、藏三省(区)结合部,与青海“三江源”紧密相连。境内湿地总面积约110万公顷,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主要屏障之一,维系着长江、黄河源头的生态平衡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石渠的景色很美,这里的湿地是我见过的最美湿地之一。”法伊扎尔·帕尔什在考察过程中向媒体这样表述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个表述是有根据的,石渠的雪山、草原、湿地融为一体,自然景观优美,湿地类型多样,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,雪豹、白唇鹿、藏野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种群分布较大,还是黑颈鹤、斑头雁等珍稀鸟类的繁殖地。”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克林对记者说,石渠湿地的这些独有特点能够支撑它成为世界最美湿地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 川西高原之美需要良好生态支撑。然而,由于环境恶化等种种因素,这片美丽的湿地和生态屏障正在大片的旱化、沙化、荒漠化,生态环境已变得极为脆弱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在这片草场放牧快30年了,刚来的时候草场上到处都是水坑,现在没有了,只有到离湖近的地方才能找到原来的样子。”牧民本巴下告诉记者。

        本巴下所指的湖是石渠县尼呷镇的高山湖泊。在本巴下眼中,这里的小河河床逐年变宽,周边草地开始干涸,对他而言这并不是什么好事。除了自家100多头牦牛饮水需要走更远的路之外,随之而来的,是大量的草原鼠类打洞、啃草根,草场质量下降明显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县沙化面积已达60%,而且每年以6%的速度递增,地下水位下降日益明显,水土流失十分严重。”石渠县委书记袁明光介绍。

        监测数据显示,石渠草地面积3216万亩,可利用面积2862万亩,草场鼠害化面积达2159万亩,绝对荒漠化191万亩,板结化486万亩。湿地生态环境愈加脆弱,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,大量湿地濒危动植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。

        鼠害严重 投入不足

       多重因素侵蚀着高原湿地

        行走在扎溪卡草原上,考察车队所到之处,总能惊起一群群鼠兔四处乱窜,草场上随处可见一个个鼠洞和脸盆大的土堆,不时有几只鼠兔探头探脑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湿地退化带来的另一个恶果——鼠害。高原鼢鼠专吃草根,鼠兔吃上面的草,并在草原上挖出无数沙土堆,使已经退化的草原雪上加霜,变得千疮百孔、伤痕累累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人鼠争地、鼠进人退”在石渠已不同程度发生。牧民多吉才让用摩托车载着记者,进入长沙贡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普鲁加姆湿地。说起鼠患带来的影响,他一直摇着脑袋,眼里充满了忧虑和无奈。“老鼠破坏了大量草地,放牧受到影响,我们的生活更加困难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些老鼠挖洞推土,造成牧草连根坏死,严重的地方能形成寸草不生的‘黑土滩’。”石渠县森林公安局民警松吉说,当地草原鼠害种类有高原鼠兔、高原鼢鼠、田鼠、旱獭等,以高原鼠兔数量最多。据估算,石渠境内仅高原鼠兔就达13亿只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石渠的湿地退化,先天脆弱特性明显。草原、湿地主要位于江河源区,加之地理位置特殊、草原类型复杂、海拔高差悬殊、过牧和鼠害严重,湿地一旦破坏,恢复起来十分困难。”中国科学院湿地研究中心秘书长吕宪国担忧地告诉记者。

        相较于自然原因和鼠害、过牧因素,投入不足是石渠湿地退化和治理的又一大困境。石渠与青海玉树紧密相连,生态区位毫不亚于青海三江源,然而,投入上却有巨大差距。

        2005年-2014年,三江源生态保护一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76.5亿元。2014年三江源保护二期工程接续启动,至今的两年间,已在湿地保护、草原植被恢复、沙漠化治理等生态领域投入资金超过12亿元。预计到2020年年底,三江源保护二期工程单期总投资将达160亿元。而石渠县过去5年生态保护工作总投入仅1.5亿元,每年只有3000万元。

        湿地保护投入不足造成的困难使当地政府压力巨大。“我们很清楚,保护石渠湿地关乎稳定长江、黄河水源,但投入不足挑战就更大。我们期待中央财政加大对石渠草原沙化治理、湿地保护与恢复等建设项目的投入,期待国家将石渠百万公顷湿地的保护与治理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,统一规划治理。”袁明光说。

        牧民要富 生态要美

       发展与保护难题如何破解

        石渠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,县域幅员25191平方公里,面积超过北京市与上海市之和,人口却只有9.7万人,还不及北京天通苑社区的1/4,许多农牧民还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由于湿地退化等原因,石渠县近年来持续出现部分地区饮水困难的现象,全县水资源总量不到40亿立方米,地表径流减少、环境恶化是导致包虫病、大骨节病等地方病的诱因,加大了精准扶贫的难度。”甘孜州副州长舒大春说。

        事实上,处在贫困状态的石渠人,与草原沙化、湿地退化的斗争从未停止过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石渠投资1.25亿元,先后启动国家级、省级防沙治沙试点和湿地恢复等生态治理项目,对沙化草地进行围栏封育。去年还填沟还湿16.4公里,人工造湖2.48万平方米,抚育管护湿地2250亩,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湿地退化矛盾。为治理鼠害,当地还在草原上修建鹰架4000多根,吸引老鹰前来……

        但治理的效果和速度远远不够。石渠县过去5年沙化草原治理面积13.15万亩,而目前仅绝对荒漠化的草场面积就达191万亩;实施草原鼠虫害治理800万亩,而鼠害化实际面积是2159万亩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如果不加大投入进行综合治理,即使年年治理,治理速度也远远跟不上草原沙化和湿地退化速度。”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高级顾问栾慎强说,除了申请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实施纵向生态补偿外,还应该呼吁建立横向补偿机制,让受益的地区对上游生态服务提供者进行补偿。

        牧民要生存必然要放牧,生态要保护必然要少牧,这对矛盾又该如何解决?

        “对于草原和湿地保护,并不是一定要所有的牧民都迁出草场,而是应该合理放牧,找到放牧与保护的平衡点。”法伊扎尔·帕尔什说。

        可喜的是,石渠县整合生态补偿、草原灌溉等项目资金,对草地生态治理进行项目招标,但把劳务单独外包,鼓励和支持当地农牧民参与草原治理。“这大大提高了农牧民对草地生态建设的积极性,他们再不会认为这与自己无关。”石渠县代县长罗林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保护并不是要阻挠经济发展。对于湿地最好的保护就是合理利用,当然这种利用不是掠夺式的开发,首要前提就是不能破坏它的生态特征。”陈克林说,具体到石渠,就是要把湿地保护和生态旅游科学结合起来,以生态旅游促进县域经济发展,同时促进更好地保护湿地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国湿地保护将从抢救性保护进入全面保护的新阶段,2016年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,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重大工程,新建一批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湿地公园,这是今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提出的我国湿地保护工作重点。

        扬帆需借东风力。保护石渠110万公顷珍稀高寒湿地,需要在政策、规划、资金等方面加力。我们期待,中国这片珍稀的高原湿地能够恢复健康、美丽永驻。

 
(作者: 田新程)        (编辑: 刘霞) 


[ Back ] [ Print Friendly ]